別再誤會了!出油不等於油性頭皮,可能是乾性出油假象
你真的確定自己是油性頭皮嗎?
一天不洗頭就油膩膩?頭髮早上還蓬鬆,下午就扁塌油亮,甚至還伴隨頭皮味與屑屑?
很多人看到這些狀況,就直覺認定自己是「油性頭皮」。於是瘋狂尋找強效控油洗髮精,一天洗兩次頭,甚至頻繁去角質,希望把油脂洗得一乾二淨。
👉 但事實上,這樣的你,很可能不是油性頭皮,而是「乾性出油假象」。
什麼是「乾性出油」?
「乾性出油」指的是——頭皮實際上過乾,卻因為缺水或屏障受損,皮脂腺被迫過度分泌油脂來自我保護。
頭皮其實就像臉部肌膚。當角質層缺水或受損時,皮脂腺會加班製造油脂,想要在表層形成一道保護膜,避免外界刺激。
📌 根據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》研究,頭皮乾燥會誘發皮脂代償性分泌,導致「表面油、底層乾」的假象。
所以,看似油膩,其實是頭皮在「喊救命」。
常見導致乾性出油的原因
-
使用過度清潔的洗髮產品
-
一天洗兩次以上,或長期用熱水洗頭
-
洗後不吹乾,讓頭皮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
-
長期曝曬或冷氣空調,導致水分流失
-
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,造成循環不良
這些習慣,會加速頭皮屏障受損,讓皮脂腺陷入「越乾越出油」的惡性循環。
怎麼分辨是真油性,還是乾性出油?
✔ 洗完頭 4–6 小時內就出油,並伴隨油味 → 偏油性
✔ 洗完一天內就出油,但同時伴隨緊繃、乾癢、頭皮屑 → 乾性出油可能性高
✔ 頭皮油膩,但髮尾乾裂、分岔 → 混合型或乾性出油
✔ 洗完頭覺得刺刺癢癢、緊繃乾燥 → 乾性出油
📌 小提醒:真正油性頭皮在洗淨後會覺得「清爽舒服」;乾性出油則會覺得「不舒服、甚至更癢更乾」。
你可能越洗越油!乾性出油最怕的 5 個錯誤洗頭習慣
如果你是乾性出油,以下這幾個習慣請立刻停止,因為這些都是讓你頭皮越來越乾、越來越油的元凶:
這些行為會加速頭皮屏障破壞,讓皮脂腺更緊張,形成惡性循環。
正確的應對方式
想要擺脫「越洗越油」的假象,不是加強控油,而是 修復頭皮屏障 × 溫和清潔。
① 溫和清潔
👉 使用弱酸性洗髮精,幫助清潔油脂與角質,同時保留保護力。
② 補水修護
👉 搭配含菸鹼醯胺、尿囊素、洋甘菊、金縷梅的頭皮精華,舒緩並補水,穩定環境。
③ 定期保養
👉 每週一次使用深層淨化液,幫助排除堆積,讓頭皮能夠呼吸。
④ 生活調整
👉 飲食均衡(補充蛋白質、鋅、B 群),搭配規律作息,才能由內而外改善。
這些習慣改變後,大約 2~4 週內會開始發現出油狀況減緩,頭皮也變得穩定、不再抓癢。
哪些族群特別容易出現乾性出油假象?
-
經常染燙髮、頭皮受損的人
-
長期壓力大、熬夜的上班族
-
冷氣房、乾燥環境下工作者
-
使用香味強烈或控油力過強洗髮精的人
這些人若誤以為自己是油性頭皮,選錯產品,只會讓問題惡化。
別再誤會了!
「出油不等於油性頭皮」——這句話很重要。
乾性出油是假象沒錯,但它的破壞力卻很真實。
唯有修復屏障、補水保濕,頭皮才能回到平衡,油脂分泌才會自然穩定。
BESDDO|專注頭皮需要的,不多不少,剛剛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