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年齡層的頭皮問題大不同:20歲油、30歲癢、40歲掉?
為什麼年齡會影響頭皮狀態?

你有沒有發現,自己的頭皮狀況隨著年齡在改變?
20 歲滿頭油光,30 歲開始癢、屑多,40 歲則逐漸擔心掉髮與髮量減少。
這些變化不是偶然,而是因為頭皮會隨著 荷爾蒙、皮脂分泌、代謝速度與生活壓力 的不同而改變。根據 Journal of Dermatology 的研究,皮脂分泌量在青春期最高,隨年齡逐漸下降;但同時,頭皮屏障功能也會隨著年齡而變弱,讓敏感、乾燥與掉髮問題更容易浮現。
20歲的你:青春皮脂旺盛,油光+痘痘是常態

大學生或剛出社會的年紀,皮脂腺最活躍。
一天不洗頭,髮根馬上塌陷,還可能伴隨青春痘與頭皮痘。再加上愛吃炸物、熬夜打電動、壓力大,頭皮就像「油田」一樣。
📌 研究數據:根據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ichology,20 歲左右的皮脂分泌量可達中年期的 2 倍。
這個時期的重點不是「越控越乾淨」,而是 控油不過度清潔。
👉 溫和清潔、避免強效去油;一週一次頭皮毛囊深層淨化,維持毛孔暢通。
30歲的你:癢、紅、屑開始出現,壓力型敏感頭皮浮現

進入職場後,壓力、外食與熬夜頻率增加,頭皮屏障逐漸變弱。
你可能開始覺得「頭皮刺刺癢」、「換季就掉屑」,甚至同時出現乾又油的「混合型頭皮」。
📌 研究數據:根據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,30 歲後皮脂分泌逐漸下降,但屏障功能變弱,乾性與敏感問題同時增加。
建議這時期的你:
👉 選擇舒緩、保濕型洗護產品,避免強效界面活性劑。
👉 洗後搭配頭皮精華或舒緩噴霧,幫助降低敏感反應。
40歲的你:髮根鬆動、掉髮變明顯,頭皮開始老化

四十歲後,頭皮與毛囊也逐漸進入老化階段。
髮根變得鬆軟,髮絲變細,吹整不易維持造型。每天掉髮數量可能增加,甚至早晨枕頭上的髮絲,讓人焦慮。
📌 研究數據:Cleveland Clinic 指出,女性約有 40% 在 40 歲後會明顯感受到落髮增加;男性則因雄性荷爾蒙影響,更早就可能出現髮線後退。
這時候僅靠洗髮精已不夠,需要一套完整的 毛囊養護方案:
👉 導入含咖啡因、人蔘、胜肽、維生素 B 群等精華,搭配按摩與均衡飲食。
👉 補充鋅、鐵、Omega-3 與蛋白質,從內而外支持毛囊健康。
共通保養守則:每個年齡層都該做到的頭皮日常
無論你幾歲,以下這幾個頭皮保養原則永遠不會退流行:
- 洗頭不是洗髮絲,而是洗頭皮,每次務必沖乾淨泡沫
- 洗後吹乾頭皮(不是髮尾)才能避免濕氣悶出頭皮屑
- 每週一次頭皮深層清潔或去角質,預防毛孔堵塞
- 選擇無矽靈、低刺激配方洗髮產品,不過度清潔
- 飲食清淡、睡眠充足、壓力管理,是頭皮穩定最根本的法則
結語:你不保養頭皮,年齡就會「幫你記得」
20 歲油,是在提醒你油脂平衡需要照顧;
30 歲癢,是頭皮在抗議長期壓力與忽略;
40 歲掉髮,則是老化發出的訊號。
越早開始保養,就能越穩定頭皮、延長毛囊壽命。
BESDDO|從頭皮開始,守護你的美麗與自信。